首页 > 乡村振兴 > 种植技术 > 粮食 正文

小麦春季田间管理关键技术

来源:宁夏三农呼叫中心 发布时间:2011-03-15 

  魏亦勤      研究员    宁夏农科院

  2011-3-15
  高产的关键在建立高效群体结构生产中的问题往往是:
  ◆穗数不足,穗/叶比低, 高耗低效不经济;
  ◆群体过大,穗不整齐,高耗低效不安全;
  ◆播种质量低,“三体”(体形、体质、体制)不协调。
  入冬以来,全国冬小麦主产区有效降雨少,旱情出现早、发生面积大,达1.1亿亩,农业部已启动了2级抗旱响应,宁夏抗旱形势虽比山东等小麦主产省轻,但抓住有利时机、抗旱保春播、促春管不容放松。
  对春麦播种面积的完成和适期播种、播种质量也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针对上述气候条件,抓住最近温度回升的有利时机,加强冬小麦返青期及返青后的田间管理,力争促壮蘖、成大穗、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为冬小麦高产奠定基础。
  加强春小麦出苗前和出苗的田间管理,以保证我区小麦生产丰产稳产。
  目前冬小麦田间管理关键技术
  春季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三促二防
  促进麦苗早返青、早生长,培育壮苗; 促蘖增穗,提高分蘖成穗率;
  促壮蘖,长壮杆,成大穗。
  预防晚霜冻害
  防治病虫草害。
  一是因地制宜,科学追肥。春季追肥可促进小麦苗情转化,提高产量,但必须克服追肥一哄而上的盲目性,要依据苗情,因地制宜地把好追肥时期、追肥次数、追肥数量和追肥方法。建议在近期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及时机播旱追肥,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钾肥5公斤。拔节前结合灌水亩追尿素7-9公斤;基种肥与追肥的比例控制在5:5或6:4之间。在施肥方法上尽量采用沟施或穴施,施肥后用土盖严并压实,减少由于撒施而烧苗。
  二是及时进行划锄中耕,破除土壤板结, 起到保墒、增温、灭草的效果,以促进根系发育和幼苗的健壮生长,并可提高后期的抗倒伏能力。中耕时要注意因地因苗制宜。对晚茬麦田,应进行浅锄,防止伤根和坷垃压苗;对于群体过大、旺长或徒长麦田可采取深划锄(7厘米以上),可适当加大中耕深度,增加中耕次数,以防止植株徒长,控制地上部生长和无效分蘖滋生。盐碱地冬麦,应在顶凌期和雨后及时划锄,以抑止返盐、减少死苗。中耕后要及时镇压。拔节前力争中耕2-3遍。
  三是适时灌水。要适时视天看田灌水,尤其是对地势较高、比较干旱的地块要尽早灌水(4月10前),以缓解土壤墒情不足。
  四是防御冻害和病虫草害
  引黄灌区倒春寒的发生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4月上旬。因此,要引起高度重视,做好晚霜冻害的防御工作。在出现冻害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区别叶片受冻、幼穗受冻等不同情况,及时开展追肥、浇水、中耕等工作,以促进植株潜伏分蘖的发生和小分蘖的生长,保证田间群体。也可叶面喷洒有机液肥,尽快使叶片恢复正常生长。
  近年冬小麦多发生黄矮病和丛矮病,近期应及时对引发黄矮病和丛矮病的传毒媒介,蚜虫和灰飞虱进行喷杀,主要是埂边、路边和渠拜,发病重的地块可全田喷杀。
  五是严禁麦田放牧啃青
  越冬期间保留下来的绿色叶片和返青后的新叶是刚恢复生长时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放牧啃青会使这部分绿色面积遭受大量破坏,削弱抗寒能力,降低产量。
  春小麦田间管理关键技术
  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灌区大部分麦田由于干旱大多是大多都是抢墒播种,整地质量较差,对保全苗保壮苗不利,因此出苗后要及时加强苗期管理,以促壮苗促分蘖促成穗,达到较高的亩收获穗数。
  一是2-3叶期机播旱追肥,亩追施尿素15-20斤;
  二是同样在苗期也就是说在灌头水的一周到10天前,中耕除草,疏松表层土壤,增加地表温度,促进根系发育;
  三是老旱要注意地下害虫,如金针虫、地老虎等;
  四是掌握好化学除草的时机,以防造成对幼穗分化的影响等。下面还一些具体的冬麦和春麦共性技术再讲讲。
  小麦的生育期、生育时期和生长阶段
  小麦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叫生育期。
  春小麦生育期100~120天左右,冬小麦230~280天。
  小麦生育期可划分为三个生长阶段:
  (1)营养生长阶段:从萌发到幼穗开始分化(分蘖期),生育特点是生根、长叶和分蘖,表现为单纯的营养器官生长,是决定单位面积穗数的主要时期。
  (2)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从分蘖末期到抽穗期,是根、茎、叶继续生长和结实器官分化形成并进期,是决定穗粒数主要时期。
  (3)生殖生长阶段:从抽穗到籽粒灌浆成熟,是决定粒重的时期。
  为什么好种子有时在田间出苗不好
  合格的商品种子,一般发芽率在90%~95%。但在大田生产条件下,往往只有70%~80%能出苗,有时还不足50%。这主要是由于田间不能充分满足小麦发芽的条件。小麦种子发芽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温度:小麦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是1℃~2℃,最适15℃~20℃,最高30℃~35℃。
  水分:小麦种子必须吸收足够的水分(达到种子重量的45~50%)才能发芽。小麦播种后,土壤水分不足或过多,都能影响出苗率和出苗整齐度。小麦发芽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
  氧气:小麦种子萌发和出苗都需要有充足的氧气。
  影响小麦分蘖的因素有哪些
  冬麦春化阶段时间长,分蘖多;春麦品种分蘖较少。
  积温:晚播小麦积温不足,叶数少,分蘖也少。
  地力和水肥条件:地力高,氮磷丰富,土壤含水量在70%~80%时有利于分蘖。
  播种密度和深度: 播种深度3~4厘米有利于分蘖。播种过密,植株拥挤,争光旺长,分蘖少。播深超过5厘米,分蘖就要受到抑制,超过7厘米苗弱很难分蘖,或者分蘖晚而少。
  小麦叶面施肥的作用
  小麦从苗期到蜡熟前都能吸收叶面喷施的氮素营养,但不同生育期所吸收的氮素对小麦生长有不同的影响。一般认为,小麦生长前期叶面喷氮有利小麦分蘖,提高成穗率,增加穗数和穗粒数,从而提高产量,而在生长后期叶面喷施氮肥可明显增加粒重,同时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含量,并能改善加工品质
  获取高产的主要技术措施
  合理施肥、实现优质高产高效   
  “麦喜胎里富”、“麦怕胎里旱”
  追好第一肥、浇好第二水、浇好灌浆水。
  农民的经验“灌浆有墒、籽饱穗方”
  我区水资源总体短缺严重
  总体:严重缺水
  人均:约为2200m3,世界1/4;
  2030年(16亿人):1760m3/人;
  国际警戒线:1700m3/人
  合理运筹肥水、注意防倒、争取高产稳产   
  我区春小麦生育期的灌溉定额以200-300m3为宜,灌水次数3-4次为宜,并按照需水规律,以“头水早而浅,二水迟而满,三水量适中,四水洗个脸”的原则。安排好每次水的灌水时期和水量。具体实施时要根据土壤墒情、苗情和气候灵活掌握。
  头水:三叶至分蘖 、20/4-30/4、 60
  二水:孕穗、10/5-20/5、 70
  三水:抽穗至开花、25/5-5/6、 60
  四水:乳熟、15/6-25/6、 50
  小麦病虫草害和自然灾害的防御
  宁夏小麦的主要病害
  宁夏小麦病害根据病原或病因不同主要有以下3类:
  真菌病害:如小麦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等。
  病毒病害:如土传花叶病毒病,黄矮病毒病,丛矮病等。
  生理病害:如缺素症,湿害,冻害,旺长等。
  小麦苗期出现死苗的现象
  宁夏多为地下害虫造成死苗的现象, 在死苗率达3%时,应进行药物防治。对于金针虫、蛴螬重发区,亩用40%辛硫磷乳油300g,加水2~3kg,喷于25~30kg细土中制成毒土,顺麦垄均匀撒入地面,随即浅锄。对于蝼蛄重发区,每亩用辛硫磷胶囊剂150~200g拌谷子等饵料5kg左右,或50%辛硫磷乳油50~100g拌饵料3~4kg,顺拌匀后于傍晚撒在田间,每亩2~3kg。也可用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将喷雾器喷头取下)进行灌根。
  锈病的防治
  锈病—条锈成行、叶锈乱、杆锈是个大红斑
  农业防治:合理轮作合理施肥(控氮增磷、钾)
  化学防治:药剂拌种15%可湿性粉剂粉锈宁60-100g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60g拌50kg种子;大田防治15%可湿性粉剂粉锈宁50g或20%粉锈宁乳油40ml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25g喷雾。
  白粉病—发病早、宜早防
  三唑(粉锈宁) 80%多菌灵粉50g、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75g
  也可兼治锈病
  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白粉病—发病早、宜早防;三唑(粉锈宁)也可兼治锈病
  赤霉病—阴雨天、低洼地易发;80%多菌灵粉剂50g、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75g喷雾、扬花期
  病毒病(黄矮病和丛矮病)
  黄矮病以麦叉二蚜、丛矮病以灰飞虱传播
  农业防治:清除上年谷草和田间杂草、合理轮作
  化学防治
  怎样防治小麦蚜虫
  麦蚜主要有麦长管蚜、黍蚜和麦二叉蚜。从苗期至穗期都有为害,以穗期为害对产量影响最大。苗期当蚜株率达40%~50%,平均每株有蚜4~5头时进行防治,穗期当有蚜穗率达15%~20%,每株平均有蚜10头以上时进行防治,
  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以防控病虫为主,治病为副的病虫害防治为原则
  白粉病、锈病、蚜虫联防技术
  防治时间:一般在下午4点以后喷药为宜
  技术关键:摇准、狠以及大水量的喷洒,喷透喷匀。建议每桶用以下配方:
  1.神捕50ml+吨吡虫啉20ml+丙环唑10g
  2.劲彪50ml+啶虫咪30ml+晴菌唑20g
  3.速灭杀丁50ml+啶虫咪30ml+澳美加10g
  另少量加微肥或磷酸二氢钾以防治早衰